走近延安宝塔山
走近延安宝塔山
陕西延安的宝塔山,从外形看,只是一道横卧在大西北无数黄土山中的一岭,海拔只有1135米,不算高面积也不大,但因为那段不平凡的经历使其名扬天下;不仅如此,宝塔山的历史也很悠久。让我们走近宝塔山去深入了解一下。
1、宝塔建于唐朝,时称丰林山,宋代改名嘉岭山;塔高44米,过去叫宁山寺塔,现在叫延安宝塔。1938年,中共中央和红军从江西转战到达延安,在这里驻守达九年;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经过一系列艰苦战争,最终成功走向北京。这里成为中共革命圣地的象征,是陕西延安的标志性建筑。
2、宝塔山下的岩壁上,北宋名将、大文豪范仲淹镇守延安时题写的“嘉岭山”、“出将入相”、“先忧后乐”等字样。
3、当时的民国领导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字样
4、毛泽东题写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5、山上修建的民宿,可以让游人体验一下住现代窑洞的感觉。
6、山上有两排窑洞比较特别,是“日本工农学校旧址”。抗战时期,八路军总政治部为改造日本战俘,在这里建立了一所特殊的学校,专门培养反战同盟干部和战后日本工作干部。先后有300多名日本战俘学员在这里开展理论学习、娱乐和劳动。它们居住的环境、伙食标准在当时相对较高。
7、日本战俘学员用过的部分器具
8、学员劳动用过的石磨
9、宝塔山上还有座烽火台,是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任延安安抚副使的时候修建的,主要应对西夏国。烽火台选址不在山巅,而是在接近山顶的一个视野开阔处,这里对延安三川一目了然,能有效发挥预警作用。
1938年至1947年时期的延安模型图
2020年的延安
2020年的延安
10、在宝塔山烽火台看延安市区。对比过去的延安城池模型图,再看现在的延安,通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经完全变样,成为一座现代城市。去一趟延安,走一走宝塔山,驻足展望回首,总是有些回味、思考和感悟。
(原创首发。如咨询相关旅行攻略私信留言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