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黄蓉的最后下落—历史上的襄阳之战
郭靖黄蓉的最后下落—历史上的襄阳之战
《射雕英雄传》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华山论剑,郭靖与黄药师战至三百招而不败,位列五绝。
可是之后郭靖黄蓉去了哪里呢?金老爷子并没有交待。到了《神雕侠侣》,郭靖黄蓉再度出现,全书的结局也仍然是华山论剑。论剑之后:
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段文字,我与人告别时经常借用杨过的这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杨过小龙女从此退隐江湖。可是作为重要人物的郭靖黄蓉,去了哪里?金老爷子又没有交待。
我们知道的是,郭靖黄蓉参与了襄阳之战,其下落必与此有关。因此让我们从襄阳之战说起,揭开郭靖黄蓉的下落之谜。
一、时间线:射雕与天龙的先后顺序
先提一个问题:《射雕英雄传》在前还是《天龙八部》在前?
答案是《天龙八部》。天龙和射雕三部曲(射雕、神雕、倚天)有很强的历史背景,不难推断出其所处的年代。让我们整个把这几部作品的时间线梳理一下,以便明白襄阳之战的历史背景。
1.公元1060年-萧峰出生
那是一个汉人痛恨契丹人的时代,乔峰仅仅因为是契丹人就成为武林公敌。汉人为什么那么痛恨契丹人呢?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全冠清:“乔峰是个契丹人!”
是不是还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地名?
吐蕃大轮明王鸠摩智在这里:
非你不嫁的段郎在这里:
西夏公主梦姑在这里:
2.公元1210年-郭靖杨康出生
那是一个汉人痛恨金人的时代。郭靖、杨康这两个名字就是为了提醒他们勿忘靖康之耻。
这张图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是委身外族,郭靖可以做蒙古的金刀驸马,而杨康就不能做大金国的完颜康。
这张图里同样有不少我们熟悉的地名和人物。
比如华筝公主:
比如完颜洪烈:
还有他们:
电视剧里的黄药师形象我不喜欢,找一张画的,更传神
心疼北丐5秒钟,当时大宋已丢失北方,他根本“北”不了
3.公元1260年-郭靖守襄阳
当时汉人的痛恨对象,已经变成蒙古人了,为啥呢?看这张图就明白了。
蒙古人已经灭掉了金国,准备灭掉南宋,从汉人的朋友变成了汉人的敌人。
说到这个转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她的名字叫李萍。就是她:
不认识?她是郭啸天的妻子、郭靖的母亲。铁木真为了让郭靖攻打南宋,以她作为威胁,郭靖差点就屈服了。不料她竟然横刀自刎,临死前教育郭靖万不可做卖国贼。
李萍道:“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甚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在这人世走一遭。”
好一个有节气的女子!
过去汉人所痛恨的契丹人和金人,还是汉人的敌人吗?看看这俩人:
左边这个叫耶律齐,契丹王室后裔,娶了郭靖的女儿郭芙,还接替黄蓉当上了丐帮帮主。右边这个叫完颜萍,金国王室后裔,嫁给了郭靖徒弟大小武中的大武。
没错,契丹人和金人已经成为了汉人的朋友。
4.公元1270至1360年-空白的一百年
大体对应元朝(蒙古)统治中国的一百年。
说它是空白的一百年是因为,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神雕侠侣》结尾的时候,张三丰还是个十几岁的张君宝,而第三部《倚天屠龙记》一开场,他已经是一百多岁的张真人了。
我们很想知道这一百年之中发生了什么?郭襄暗恋杨过,“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她有没有去找过杨过?不知道。只知道灭绝师太说她的师傅、也就是郭襄的徒弟叫“风陵师太”。张三丰暗恋了郭襄,他有没有去找过郭襄?不知道。只知道当他听说少林寺被灭,拿出了一百年前郭襄送给他的一对铁罗汉,他一直随身携带。
5.公元1360年-张无忌与赵敏作对
这个时期是元朝末年,各种反元势力兴起。
其中就有明教。而张无忌是明教教主,赵敏是蒙元郡主。
贾静雯演的赵敏,曾被多少男孩贴在床头啊!
好了,时间线梳理完毕,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1060年-萧峰出生。契丹人打宋人。
1210年-郭靖杨康出生。金人打宋人。
1260年-郭靖守襄阳。蒙古人打宋人。
1270至1360-空白的一百年。元统治中国。
1360年-张无忌与赵敏作对。反元势力兴起。
这几百年,在历史上被称作“宋辽金元”。而襄阳之战就发生在蒙古人打宋人这个阶段。
二、地理背景:为什么是襄阳
接下来就没那么好玩了,我们来讲点地理。
古代南北方的基本格局
古代同现代一样,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方的分界线。北方的主要区域有关中、山西、河北、山东、中原;南方的主要区域有江东、荆楚、巴蜀。
北方政权往往依托关中或中原,定都西安或洛阳。南方政权往往依托江东,定都南京或杭州。
明清以前,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要发达,所以多数情况是北方统一南方。统一战争的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1.西路(常规模式)
从关中入蜀,然后顺江东下,占领荆州,直捣江东,势如破竹。正如李白诗中所言“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例:三国归晋
魏先灭蜀,之后晋武帝司马炎派刺史王濬造大船,顺江东下扫灭东吴。有一首诗是写这件事的: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能想起来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2.东路(hard模式)
直接渡过淮河、长江,攻占南京或杭州。
为啥说是hard模式呢?
因为江淮水网密布,南方以此设置防线,很难攻破。江淮水系图你感受下:
具体长这样:
你觉得北方人能在这种地儿打仗吗?
例:北魏伐刘宋
拓跋焘为反击刘义隆北伐而进行南征,计划过江灭宋,结果打到长江边上无功而返。
有一首词就是写这件事的: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可是要求背诵的,别说你不知道是谁写的。
3.中路(备选模式)
为啥有个中路呢?因为秦岭-淮河中间有个缺口,如果四川攻不下来,只能攻下这个缺口,沿汉水入长江,再顺江东下。这个缺口,就叫襄阳。
三、战争过程:襄阳之战始末
历史背景和地理背景都交待完了,接下来我们来看战争过程。
1.西路的失败
蒙古人的确先选的常规模式,从西路打的,而且也比较顺利的从关中进入四川,但是在川东遭到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最后还导致御驾亲征的蒙哥大汗战死,蒙古人彻底放弃了西路。
神雕侠侣当中,这件事被金老爷子写成了襄阳之战中大汗被杨过打死。
2.东路当然不能选
蒙古人都是骑兵,怎么可能穿破江淮水网呢?
3.南路奇谋
前面不是说只有东中西三路吗,怎么还有个南路呢?本来确实没有南路的,但是蒙古人生生发明了一条南路:
从金莲川草原出兵,取道青藏高原,绕过长江天险,到达云南,灭大理、越南,然后北上攻击宋军。
当看到这条路线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蒙古人太他妈牛x了。南宋也是太苦了,被蒙古人“穿过好几个国家去打你”。
所幸(还是“可惜”?)蒙古人被阻止在长沙。所以最终蒙古人选择了中路。
4.中路:襄阳之战
闲话休叙,襄阳之战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宋军备战
吕文德吕文焕兄弟修筑城池,准备粮草。兵精粮足,号称可以坚守10年。
“襄阳”其实是一座双子城,汉水北边的叫樊城、南边的叫襄阳。(所以一般叫“襄樊”,只是金老爷子写的郭靖守襄阳的故事太有名了,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又改名叫襄阳。)
第二阶段:蒙古围城
蒙军在周围建立营寨,长期围攻。宋朝两度派大规模援军解围,均被打败,于是不再派遣援军,襄阳与樊城彻底成为孤城,只能死守。
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了神雕当中著名的郭靖与杨过的一段对话:
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八个字。”
连郭靖这样的大侠,也只有信念而没有信心,可见襄阳有多危难。
第三阶段:蒙古攻城
蒙军先攻樊城,用巨型抛石机打碎城墙,攻入城内,守将牛富战死,樊城宣告陷落。再攻襄阳,抛石机一砲就击碎角楼,城破已毫无悬念,守将吕文焕投降。
襄阳之战耗时六年,此后仅两年,蒙古军队到达临安(杭州),南宋灭亡。襄阳之战实际上成为蒙宋间的决战。
四、郭靖黄蓉的最后下落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是一篇写襄阳之战及其背后的历史、地理背景的文章,而不是金庸小说探秘,所以,我就直说郭靖黄蓉的下落吧。
其实,郭靖黄蓉的最后下落,金老爷子是交待了的,只是不在射雕与神雕中,而是在倚天当中。当日江湖群豪被赵敏困在万安寺的高塔之中,灭绝师太决心求死,于是逼周芷若发毒誓之后告诉了周芷若倚天剑与屠龙刀的秘密。
在讲这个秘密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
“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当然,郭祖师曾得父母传授武功,郭公破虏也得传授兵法。但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