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烈——王海萍(1904~1932)
革命英烈——王海萍(1904~1932)
王海萍,又名王朝鸾,化名卢哇利,海南海口人。福建党组织的早期重要领导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军北伐,是北伐军中出色的政治工作者。
1927年秋,王海萍遵从党中央的安排,临危受命,从上海来到中共闽南临时特委(简称闽南临委)所在地漳州。王海萍来到漳州后,同罗明等同志一起,整顿闽南的党组织,各地党的活动逐渐复苏。遭到打击比较沉重的中共厦门市委,在闽南临委的领导下,继续活跃在反动统治残酷的敌人心脏里。1927年12月4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了。王海萍当选为省临委执行委员,担任宣传部长。
1928年4月,王海萍在漳州主持省委工作,领导发展福建各地党的组织,5月底向党中央报告时已发展党员3000余人。6月下旬主持省委紧急会议,开除已叛变的代理书记陈祖康。7月初,王海萍参与主持省委扩大会议,提出“从乡村的割据,推进到一县或数县的割据”。中旬任省委特派员,在永定召集龙岩、上杭、永定、平和四县县委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西特委。同时成立闽西暴动委员会,兼任总指挥,参与领导闽西农民暴动,建立闽西红军第七军十九师。
1929年,王海萍任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常务委员兼军委书记,曾两次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闽西武装斗争与福建省委工作情况。后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1930年5月,参与领导指挥厦门武装劫狱取得成功,救出陶铸等一批同志。不久赴上海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返回向福建省委传达了“左”倾错误方针。7月到龙岩代表省委向中共闽西第二次党代表大会致开幕词,会后主持拟定红军出击广东的军事计划,致使红二十一军冒进东江受到严重损失。1931年1月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主持省委在厦门坚持地下斗争。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任书记兼军事部部长,领导厦门及闽南地区党及根据地斗争,曾几次去漳州红军游击队和安溪革命根据地视察指导工作。1932年3月被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4月发动漳州地区地下党和闽南游击队积极配合红一军团攻占漳州。不久返回厦门坚持地下斗争。
1932年7月间的一天,王海萍到厦门中山公园秘密接头,道遇到秘密跟踪的国民党便衣特务。他们一见到王海萍,便立即向他猛扑过来,紧紧把他抱住。王海萍临危不惧,英勇地同敌人搏斗,头部受伤,落到敌人手里,后被秘密杀害。
来源:《共和国栋梁战斗在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