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喆:永济渠——后套渠道之开浚沿革(1)
王 喆:永济渠——后套渠道之开浚沿革(1)
王 喆:永济渠——后套渠道之开浚沿革(1)
王 喆
一、永济渠
永济渠原名蝉井渠,因汉人初到河套居住时,掘井汲水,见有绿色蛤蟆浮井水内,怪之,农民呼蛤蟆为蝉,因名其村落为蝉井。其后浚渠此地,亦袭此称。至今河套每掘新井取水时,先将白酒倒入井内若干,言醉蝉令死,因而成习。
溯河套兴办水利最早,秦汉之季,县城之建置於此者颇多,当时水利规模之大,渠道之多。户口之繁盛,由此可见,迨后历代屡被北方民族侵夺,屡经汉人开辟,传至明朝中叶又被蒙人夺去,改为牧场,红柳芁遍地丛生。
当清朝以前,黄河入套后,北流大而南流小,北河经阴山之前,顺东直流,至乌梁素海,经两山之间(此地段现归安北县管辖)沿昆都伦县(现包头县管辖),南出乌拉前山仍合入南河。而自乌梁素海南出一支流,经西山嘴亦合流於南河矣。南河在入套境处东南向,靠沙漠漫流至西山嘴,缘乌拉前山东流。别有小河一支自西山嘴分出曰三湖河,流出二百里外又并入南河。夫河套地形西高而东低,以故前代渠道俱系自西北北河开口,东南向流,以南河为退水,故水流畅旺,以致渠道纵横,桑麻遍野。自河套被蒙人侵夺改为牧场后,渠地荒废,野草丛生,前人垦发之功尽弃。
当明清之际,河套荒凉,只有蒙人羊马,并无汉人踪迹。惟宁夏一带之地始终为回汉统治,为蒙人势力所不及,故水利兴盛,商贾不衰。回汉与蒙人贸易利市十倍,而尤以米谷之贸易最可获利,於是不得不思扩充商业农耕。
然宁夏地狭,欲扩充而无地,且西边距内地遥远,运输不便,扩充不易,惟宁夏东北河套之地,不但离内地接近,而其商业销畅,北通库伦,为南北直线,易於发展,以故,汉人视河套较宁夏尤为宝贵。在甘宁经商得利之人,遂入套设立分号。以经营蒙古贸易为目的。然粮米量重,运输困难,为数十年无法解决之问题。汉人在套经商日久,人数亦多,遂思在距离居住近处,觅天然河水浇灌之地,以施耕种。当此时蒙王府对汉人禁种地亩之令日久忽视,又因套中无王府设置,其王府皆距套遥远,商人贿赂本地蒙官私相耕种,相沿日久,遂成为例,而达拉特、三公等旗同汉人居住较近,接触亦多。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虽正式准许汉人在套种地,皆书立契约,然杭锦旗始终不准耕其地亩。
自蒙旗允准以后,汉人来套者日众,耕种地亩亦日广,惟当时只知筑坝拒水,而不知浚渠洪水,盖恐天然水漫淹地内,所种之青苗被水浸淹,故筑坝以抵抗之,至同治年间汉人在套种地者感觉地缺,又因国军剿除回乱后,防设於河套,由政府约求杭锦旗,借地耕种,以济军食,以三年为期,杭旗允许,所有河套杭锦旗地亩能种者,军队招集汉人俱耕种矣。
虽河套内筑坝拒水,耕种之地遍套皆有,但为数终属有限。适此时王君同春,自河北省到宁夏黄渠桥居住,在渠工作,共五年之久,深知水利讲求之不可已;又鉴河套缺少渠道浇灌地亩,遂想整理套内各天然河流,利用灌田,以利农耕。同治末年,遂集合四大股开挖短鞭子河口,此时期居住蝉井之商人,鉴王君在短鞭子河开渠,亦由宁夏请来熟悉水利者,自蝉井南刚目河向北开挖蝉井小渠,引水浇灌左近地亩。此乃蝉井渠之始也。
初种蝉井之地户为杨家河之杨凤珠,同治年开渠时又加入协成字号,祥太魁字号,及甄、魏、贺、李、赵、李八家。合夥集资,自刚目河向东北开挖一渠,长13里余,宽1.4丈。使用不久,刚目南移,此渠连带废弛,无人过问者数年。光绪初年,甄姓又集合崇发公,景太德,祥太玉等四十八家,又将刚目整理;并将该渠自刚目接修卜尔塔拉一带,分为二支,一支长三十五六里,劈宽至2丈,深5尺,其东向另出一支,长八里,宽二丈,深4尺。
未数年刚目河口上半部淤积,不能进水,该渠干旱,人民迁移,此后无人经营者若干年。光绪十七八年时,虽该地户集资修洗,屡修屡废,左近人民困苦万分,至光绪二十年后,外人传教者垂涎该渠左近地亩,以利诱杨姓后人杨安山者,出卖该渠及黄土拉亥河左近地亩,至买卖将成,而蝉井渠地主先后声明反抗,旋作罢论。至光绪二十九年杭达两旗地亩报垦,而河套八干渠及各渠地亩,亦经达旗永租与垦局矣。
垦局给各渠地户渠费,将渠收归官有。自光绪三十二年委员管理,因蝉井地亩宽阔,水不足用,贻督办(谷)约请王君同春,计划大动工程,务令水足全渠之用,王君在强油房、秀华堂巡视月余,计划定一吸水法,将蝉井渠由黄河开口,经德和泉强油房而送入北沙梁内之沙海,以吸引黄河之水;再由沙海北接修穿断旧刚目河,仍送入旧蝉井渠;并将蝉井渠开宽,加深,洗挖至二喜渡口,公中庙,景太德,崇发公等处,至乌加河。自黄河口至刚目河,长38里,宽四丈,深六尺,由刚目河至乌加河长105里,开宽四丈,深五尺四尺不等。并自二喜渡口向北歧出一西大渠,经祥太玉,长45里,宽2.4丈,深14尺。
又向东歧出一东退水渠,长42里,宽2.2丈。统计此次工程费银约20万两。自改修之后,此渠为河套干渠之冠。垦局设立分局,委徐汇泉、田喜庭管理。至民国2年,河套各渠皆招商承包,此渠租最大。为年1.3万余两,包租者为杨满仓,吴祥等分包杨姓所包之东畔卜尔塔拉等处地亩。添挖东渠,长18里,宽1.6丈,深3尺,吴祥开挖乐善堂渠,长40余里,宽1.8丈,深4尺。包租三年,无利可图,杨吴二姓,俱欠包租银甚钜。
期满,由垦局职员李兰亭,军人王子良包办三年,而乐善堂渠则仍归吴祥分包,此渠之水,除浇灌本渠现亩外,将水流往下游乌拉河浇灌万和长,乌兰脑包等处;每顷以12元征收水租。在此时并经继荣堂刘姓在同义隆北建筑大坝一座,将前后河划分为二。三年满后,适蔡杨组织灌田社,总包八渠,蝉井渠亦统包在内,此渠名遂改为永济渠。管理五年,致将卜尔塔拉一带淹成水湖,东退水两岸皆淹成苇草滩。盖因用人不善,浚疏无方,遂生此弊耳。
至民国12年,灌田社欠款太多,以势抗不交纳,地方亦受害过钜,遂呈请省府救济。后经省府议决由省府收回,交由地方人包租。此时王同春联合五临二县各士绅。组织汇原公司名义承包,以15年为期,蝉井分公司则由张君厚任经理,分公司设於公中庙。次年出资5万元,除将正稍整洗外,并将乐善渠修洗接挖。又自公中庙添和渠背垦理后,不但本渠无水淹之患,而下游乌兰脑包,及安北境内之乌加河两岸之地亩万余顷,亦皆受其益。地方人士经营未满三年,适遇绥省政变国民军执绥政,又将水租收归官办,成立水利局管理之,办理者又三年。
民17年,建设厅冯公鉴官办不宜,民办无力,况自光绪末年至17年,屡次更改办法,河套水利不但毫无进步,渠道反较前废圯,大半不能流水,即能流水之渠,非水不足用,即遭水淹,因在包召集水利会议解决此问题。经大会议决,改为官督民修。各渠由本渠人民组织水利社,选举经理,以熟悉水利者充任,而水利局则派员监督,指示办法,稽查一切。自办理以来,各渠皆较前大有进步。但蝉井渠废圯太甚,一时难收成效,又兼工程浩大,款项支拙,防堵疏浚诸感棘手。
18年本渠因范围过广,一社难资管理,除成立总社外,并成立五分社,曰永刚,曰正稍,曰乐善堂,曰四分社,曰五分社。各分社又因相距遥远,势难兼顾;又加近年黄水特大,木渠屡被冲刷,渠道洋溢,不但大工以下、正梢西、大东退水地亩皆受水患,即下游安北境内,乌梁素海以北亦淹成一大湖沼,一片汪洋,淹坏地亩在万顷以上。24年建设厅鉴於水患害大,筹款八万元,除整理本渠背及正梢外,并在乌梁素海以南,西山咀开挖退水一道,希退安五境内之水,不意坡度太小,难收大效。本年又在渠口建筑闸箱,以资节制进水量,故今年无余水退入下游也。
永济渠及所属永刚、乌加河支渠
永济渠本身现有大小支渠33道,其西各支渠;曰中支渠,长50里,宽2丈,深4尺,乐善堂渠,长80里,宽2.9丈,深4尺。公义恒渠,长30里,宽1.6丈,深4尺。于相龙渠,长20里,宽l.4丈,深3尺。张盛渠,长15里,宽1.2丈,深3尺。张三渠,长1500丈,宽1.5丈,锦屏渠,长l100丈,宽1丈。谢四渠,长1080丈,宽1丈。刘拉地渠,长1300丈,宽l丈。刘二旦渠,长1100丈,宽l丈。吕宝山渠,长1500丈,宽l丈。毛罗圪旦渠,长1200丈,宽l丈。陈喜渠,长900丈,宽l丈。王骡句渠,长800丈,宽8尺。杨金生渠,长800丈,宽8尺。杜千云渠,长700丈,宽98尺。
何文义渠,长800丈,宽8尺。丁保大渠,长850丈,宽8尺。吴红林渠,一长780丈,宽8尺。其东各支渠:曰百川渠,长70里,宽2.4丈,深4尺。杨顺保渠,长2000丈,宽1丈。张善洞渠,长1800丈,宽l丈,协力堂渠,长2200丈,宽1.2丈。协生堂南渠,长1700丈,宽1丈。牛申渠,长1600丈,宽l丈。郝玉堂渠,长1800丈,宽l丈。吕宝山渠,长2000丈,宽1.2丈,周大渠,长1900丈,宽1.2丈。王副官渠,长900丈,宽8尺。张寡妇渠,长800丈,宽8尺。陆鸿飞渠,长850丈,宽8尺。
正稍东曰旧东渠,长35里,宽2丈,深4尺。新东渠,长25里,宽1.8丈,深3尺。
闸箱有二:一曰永刚渠口,二曰喜渡口。
永刚渠全渠面积1800余顷,能浇者不过500余顷,全渠长90余里,口宽3.6丈,稍宽2.2丈,深5尺4尺不等。渠西支渠:曰陆鸿飞渠,长2000丈,宽1丈。强家渠,长1800丈,宽1丈。天德源渠,长1500丈,宽l丈。赵占元渠,长900丈,宽8尺。赵秀渠,长800丈,宽8尺。福源长渠,长800丈,宽8尺。胥在堂渠,长3000丈,宽1.2丈。日盛店渠,长1000丈,宽8尺。德成渠,长2400丈,宽l丈。胥在堂渠,长1100丈,宽8尺。亚麻来渠,长1800丈,宽1丈。李红世渠,长800丈,宽8尺。史福申渠,长1080丈,宽8尺。杨拴子渠,长540丈,宽6尺。张皂礼渠,长200丈,宽6尺。同元成渠,长2100丈,宽1丈。沈德奎渠,长1500丈,宽l丈。
渠东支渠曰于相龙渠,长800丈,宽8尺。奎寡妇渠,长1000丈,宽8尺。王章定渠,长1400丈,宽1丈。王永泉渠,长500丈,宽8尺。王润渠,长1500丈,宽1丈。张台吉渠,长500丈,宽8尺。高四老虎渠,长600丈,宽8尺。李银保渠,长700丈,宽8尺。忠锦堂渠,长2300丈,宽1.2丈。杨正业渠,长800丈,宽8尺。吕宝山渠,长1400丈,宽1丈。李在渠,长1800丈,宽1.2丈。孙育才渠,长900丈,宽8.5丈。克卜龙渠,长1700丈,宽1丈。 屠厚川渠,长1300丈,宽1.5丈。分子渠,长1600丈,宽l丈。
乌加河支渠曰王喆渠,长3500丈,宽1.4丈。若细渠,长2000丈,宽1.2尺。六大股渠,长1400丈,宽l丈。张三马渠,长3500丈,宽1.2丈。贾居渠,长700丈,宽8尺。广生西渠,长3600丈,宽1.2丈。大德堂渠,长2100丈,宽1丈。刘兰渠,长1000丈,宽l丈。哈拉兔渠,长700丈,宽8尺。五分子渠,长7000丈,宽1.4尺。户口地渠,长2000丈,宽1丈。遂赖淖渠,长2000丈,宽1丈。
闸箱乌加河内者:一,西坝头,二、和发长,三、张三马,四,以肯补弄,五、老四柜,六、什兰计,七、天巨公,八、三报补弄。乌拉河外者:一、继荣堂,二、万和长,三、乌镇,四、同心盛,五、长乌壕,六、白彦淖,七、张高免,八、银点辅弄。
永济渠所属乌加河及乌拉壕支渠
乌加河在五原境内之支渠,曰秋柯乡支渠,长5000丈,宽1.8丈,李五摆退水渠,长2500丈,宽1.4丈,张三马渠,长2000丈,宽l丈。广生西渠,长3000丈,宽l丈。大德堂渠,长3200丈,宽l丈。贾居渠,长700丈,宽8尺。刘兰渠,长1100丈,宽8丈。哈拉兔渠,长900丈,宽8尺。五分子渠,长7200丈,宽1.6丈。武陀高渠,长2300丈,宽l丈。户口地渠,长2500丈,宽1丈。达赖淖渠,长2100丈,宽l丈。波罗河渠,长2500丈,宽1.2丈。
乌拉壕之支渠,曰月义隆渠,长6000丈,宽2丈。继荣堂渠,长3500丈,宽1.4丈。刘富存渠,长2500丈,宽l丈。张兔渠,长2000丈,宽1丈。万和长渠,长1300丈,宽l丈。朝哈渠,长1800丈,宽8尺。牧养公司渠,长1300丈。宽l丈。天瑞德渠,长3500丈,宽1.4丈。广生西渠,长2000丈,宽1丈。同心盛渠,长4000丈,宽1.2丈。若细渠,长2800丈,宽l丈。长乌壕内六大股渠,长1700丈,宽l丈。曰彦淖渠,长1200丈,宽8尺。同心永渠,长4700丈,宽1.4丈,又同心永渠,长1700丈,宽8尺。
土坝地点:一、勾心庙。,二、广生西。三、三岔口。四、老四柜。五、达赖淖。六、(上下结构,上二下人)巨公。七、三报补弄。波罗以下尚有短期坝,按天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