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我们也考虑了很久
关于人类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我们也考虑了很久
如果你不想做朋友中的奥特曼(out man),就要常看这本辞典!PS. 这真的是一本严肃的辞典。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洞见了大多数的马克思没有洞见一切,他始终无法穷尽其所谓的“社会关系”的具体指代。几百年以后,一群睿智的网友获得了人世间至高的智慧,因为,他们发现了人类存在于世的真正本质——
(图片来自六图网)
词源
“人类的本质是柠檬精”大概是2019年流行起来的第一个网络梗。
关于人类本质是什么,在这个人类对于宇宙终极思考的问题上,大家从未停止过探索。在此之前,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大概停留在这种水平——
而柠檬精的出现,打破了这三国鼎立的格局,至此,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之路开启了一段新篇章……
释义
中国有句老话: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句话之所以是老话,是因为说这话的人大概还没吃过柠檬。
作为最酸的水果,柠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关于一切“酸”的代言人,包括情绪。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
一个人发了条动态:今天看到了XXX,今天真开心啊。
底下的评论画风基本一致:XXX长这么丑,看他有啥好开心的。或者是,我要是你,想到还有那么多砖没搬完,我根本没空在这瞎开心。
这样的情境越来越多,“酸”别人的人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女性面对面容姣好的小姐姐,当男性看到身材健硕的小哥哥,我们的第一反应永远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而是类似一种唾液分泌、胃液上涌的生理反应。
这大概就是我们体内的柠檬精在作梗。
关于柠檬精,台湾同胞有一个更贴切的词——“酸民”。
“酸民”即指网络上那些通过攻击他人制造莫名优越感,并以此为乐的一群人。
这些人外表看上去是酸的,但酸过之后,内心却是甜的。
就像歌曲里唱的那样: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它透着甜。
相关
相传人类诞生伊始处在无尽的混沌之中,后来盘古开天,混沌归元,女娲补天,塑泥为人。女娲塑泥为身,无以为心,所造之人自然行尸走肉,与死人无二。女娲遂将四种材料混合,凝练成晶,一曰“心”,又作“人之本”,置于泥塑之中,这些玩物当即有了生气,人类是于此间生息,寒来暑往,生生不息。女娲遂将塑人所剩之泥统统倾倒,所余之精华亦一并消除。凝晶裂为四瓣,散落各处,其一便是这“柠檬精”,其余三份亦散落人间,不知所踪。
你道其余是哪三份,正是——
香、咕、机。
人类的本质是“真香”基本已经成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自从民间科学家王境泽发现了“真香定律”后,人们发现,原来这条铁律能够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如此多的行为。
每当我们立完Flag,而马上就被现实打脸时,我们总会脱口而出“真香”。
人类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打脸史。
“咕”是一种拟声词,代指鸽子。
很难想象这种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家禽也能代表人类本质。
这种说法源于“放鸽子”,即爽约。
人类经常因各种不可抗力而导致自己的承诺流产,
他们最常说的话是“要不要一起吃个饭”、“我马上就到”以及“我有点事来不了了”。
为什么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呢?
为什么说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呢?
在社交网络中,有人对一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之后的所有回答基本都是重复上一个回答。
在社交网络中,有人对一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之后的所有回答基本都是重复上一个回答。
这种行为学术上讲称为“重复盖楼”。
这种行为学术上讲称为“重复盖楼”。
而在各种工作群中,这种行为的具体表征是——“+1”。
而在各种工作群中,这种行为的具体表征是——“+1”。
相传支持“人类本质是鸽子”的鸽子派和支持“人类本质是复读机”的复读机派曾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类本质的世纪辩论。复读机派比赛之前信心满满,他们计划到了现场复读鸽子派的所有内容。但即便如此,最终他们还是败下阵来,因为鸽子派——
根本没有来。
虽然现如今人人自称柠檬精,但殊不知柠檬精也是有门槛的,当不成柠檬精的只能无奈沦为柚子精——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撰稿/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