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官职简介——南郑侯魏延
三国人物官职简介——南郑侯魏延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省桐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魏延深受刘备器重,镇守汉中近十年之久。陈寿称“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许多人避其锋芒,这便成了魏延的取祸之道。孙权就断定:“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果然,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不和,被王平所杀,一代名将丧命。下面,我们通过魏延的官职和经历来了解魏延的悲惨结局。
一、牙门将军
牙门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之一。汉代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是有战事才授予的官职,一般武官最高官职为中郎将。一般除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外,统称为杂号将军。
二、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镇远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之一。汉代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是有战事才授予的官职,一般武官最高官职为中郎将。一般除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外,统称为杂号将军。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中郡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
三、镇北将军
镇北将军为四镇将军之一,负责征讨叛乱,镇守四方。
四、都亭候
列侯爵位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都亭侯属于亭侯。
五、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丞相司马是丞相府的属官,负责主管军事。诸葛亮任丞相,魏延为丞相府司马。
刺史本是监察官员,后逐渐成为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的行政长官。凉州包括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东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六、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
军师是三国时三公及常设将军所置属官,负责参谋军事。军师分为中军师、前军师、左军师、右军师、后军师。
征西将军属于四征将军之一,属于重号将军。三国时期以征西将军中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
列侯爵位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南征侯属于县侯。
公元211年,刘备受刘璋邀请入川,魏延跟随刘备入川,前往征讨张鲁。公元212年,刘备和刘璋决裂,魏延在对抗刘璋军队中,数立战功,被封为牙门将军。公元214年,魏延跟随刘备等人攻取益州。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负责镇守汉中。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封魏延为都亭候。
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封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公元230年,郭淮、费瑶进攻汉中,魏延领兵打败魏军,魏延被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钺,封南郑侯。
公元231年,魏延跟随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公元234年,魏延跟随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诸葛亮病逝,魏延和杨仪产生不合,二人互告谋反,魏延兵败逃到汉中,杨仪派马岱杀了魏延,并灭其三族。
魏延功勋卓著,对蜀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魏延跟随刘备攻取益州,数有战功;魏延受刘备重托,镇守汉中近十年;魏延打败魏国进攻,保境安国;魏延跟随诸葛亮北伐,尽心竭力。
魏延性格高傲,恃才自负。魏延有才,魏延在跟随诸葛亮北伐时,进献“子午谷奇谋”,遭到诸葛亮的反对,但却深受后世的认可。魏延因此觉得诸葛亮胆怯,使自己的才能难以施展,多次要求自己领人马走另一条路攻汉中。魏延性格暴躁,许多人都让着他,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唯独杨仪敢于顶撞魏延,这也成为了二人的取祸之道。
魏延到底有没有造反呢?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爆发,二人都上书刘禅互告谋反,朝中大臣都支持杨仪。魏延在和杨仪的争斗中失败,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将魏延杀死,并灭其三族。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的争斗,只是两人相互的不服气,互告谋反只是二人相互攻击。假设魏延造反,就应该选择北上投魏,而不是逃回汉中。况且魏延深受刘备器重,对蜀国忠心耿耿,不可能造反。魏延虽然是被诬陷,但也是因为自己心高气傲造成的,可以说魏延之死也是咎由自取。
对于魏延之死您怎么看呢?欢迎您留言讨论!
想要了解三国人物官职简介,请您关注历史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