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历史上浑河为什么总改名?浑河由来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历史上浑河为什么总改名?浑河由来 浑河是沈抚两市的母亲河,源出清原县东滚马岭,西南流经抚顺、沈阳、鞍山等市,在三岔河纳太子河,汇入大辽河,全长415公里,是辽宁省的主要

历史上浑河为什么总改名?浑河由来

浑河是沈抚两市的母亲河,源出清原县东滚马岭,西南流经抚顺、沈阳、鞍山等市,在三岔河纳太子河,汇入大辽河,全长415公里,是辽宁省的主要河流之一。

与一般河流不同,历史上浑河名称发生多次改换。上古时期称辽水,汉代以后改称小辽水,隋唐之际又称为贵端水,元代以后始称浑河,清代又称之为瑚努和河等。一般来讲,河流、山川之名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轻易更改。可为什么一条只有400多公里长的河流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名字?笔者以为,浑河易名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定历史存在某种关联,更进一步说,浑河在历史上之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是中原王朝对东北控制力变化的一种必然反应。

浑河最早被称为辽水。《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辽阳”。《汉书·地理志》:“高句丽,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如果说《山海经》中记载的辽水,我们还不能肯定是指辽河还是浑河,那么《汉书》中的记载的辽水则清晰地指向浑河,而大辽水则指今辽河。此后,人们为了区分辽水、大辽水,又以小辽水称浑河,辽水、大辽水之名则分配给了辽河。《水经·小辽水》:“玄菟高句丽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小辽水篇》中记载:“(小辽)水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又西南经襄平为谈渊。”

根据古籍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关于辽水、大辽水、小辽水等名称的使用是有些混乱的。浑河先以辽水为名,后更名为小辽水;而辽河则先以大辽水为名,后简称为辽水。按照一般逻辑,他们出现的次序应该是辽水—大辽水—小辽水,其核心无疑还是辽水。那么,辽河、浑河两条不同的河流为什么要共用辽水一名呢?

此前笔者曾撰文探讨过辽东、辽水之本意。辽东,并非是九州之东称辽东,辽水也并非单只浑河、辽河。至迟到秦汉之时,辽河平原还存在一巨大湖泊、沼泽、河流综合地貌——潦,即后世所称辽泽。根据这一认识来判断,辽水,应指入潦之水;辽山,应为形成潦水之山(事实上浑河的确发源于清原滚马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地域的两条河流都要以辽水(大辽水、小辽水)为名了。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华夏系居民向辽东地区移民过程中,对辽东地区的山川地貌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加之移民过程较为凌乱,东北古族分化、融合活动又十分频繁,致使地域文化无法传承、接续,因此才造成山川河流名称发生多次更换、调整的现象。

至唐代,小辽水的名字又经历一次改换。《旧唐书·程名振传》记载:“永徽六年……又率兵破高丽于贵端水,焚其新城。”《资治通鉴》(唐纪十五):“……名振等度辽水,高丽见其兵,开门度贵端水逆战。”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高句丽新城位于抚顺高尔山上,所以,贵端水即浑河。进入辽代,契丹人灭了渤海国后又在抚顺置贵德州,其名即源于贵端水,这里的“贵德”应为唐“贵端”之同音异写。由此可以看出,契丹人进入抚顺地区,对此地传统地域文化的继承并不完整。其原因或在于,在唐与辽之间,还存在着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该国存续的200多年时间里,基本打乱了唐与辽之间的地域文化传承。

今浑河之名最早见于《辽史》。《辽史·地理志》:“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几乎在同一时间成书的《元一统志》也有记载:“浑河,源出废贵德州东北瑚呼玛山。”此后,浑河之名一直使用至今。

那么,今天所称浑河又是何意?清代张凤台、刘建封编撰的《长白汇征录》称:“浑河,古名小辽河。源出英额岭西南,西流入辽河。相传,大兵将马粪置诸河中,河水皆浑。明兵见马粪浮河上,数日不变,疑为大兵必多,遂生惧心不敢进。”由于浑河一名最迟在元末时期就已出现,故以马粪迷惑明军的“马粪说”不值一驳,此说虽不可信,但流传甚广。

另一种说法是,此河泥沙俱下,河水浑浊,故称浑河。《元一统志》:“(浑河)水势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浑河。今水澄澈,遇涨则浑。”实际上,发源于辽东山区的诸多河流每遇暴雨之时,都会出现沙土混流现象,非浑河独有。所以,“沙土混流”说亦不具说服力。

也有学者认为,浑河名称与东北古族秽貊有关联,更进一步说,“浑河”即“秽地之河”或“秽人之河”,这里称之为“秽人说”。

秽貊又称秽、貊及秽貉,属东北夷,泛指古代分布于东北地区、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一个庞大的族系。西周以后,史籍中关于东北古族的记载逐渐增多。成周之际,居住在东北的秽人也派出自己的代表赶赴中原,参加周天子召集的民族联盟大会,并带去了特殊礼物。《逸周书·王会》记载:“秽人前儿,前儿若猕猴立行,声似小儿。”

历史上,秽族曾占有凫臾(扶余)族地区,建立过政权,后被中原王朝册封为秽王国,曾有“秽王之印”传世。程妮娜主编的《东北史》认为,秽人的分布东达日本海,南至朝鲜半岛北部,北达长白山与肃慎相邻,西至松嫩平原。大体相当于汉代扶余、沃沮、高句丽等族居住区。《后汉书》记:“元朔元年,秽君南闾等畔右渠,率二十八万口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有学者认为,此时苍海郡大体在鸭绿江与辽阳之间,可见秽人分布的面积十分广大。就秽人习性来看,史籍记载其与高句丽相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秽人“耆旧自谓与句骊同种,言语法俗大抵相类。”而高句丽县的位置,史学界比较集中观点认为在抚顺新宾地区。一般来说,汉代郡县之名多出自附近的山水之名,或以自然风光、人物、风俗、物产为名,高句丽县之名应以当地居民多为高句丽人而得。

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王俊铮先生认为,今辽宁、吉林地区有浑河、浑江、辉发河等江河称谓,金代后又称辉发河为回怕川、灰扒江。“浑”“辉发”“回怕”等地名称谓均系“秽”“秽貊”之同音异写。

笔者以为,辽代契丹人继承了唐代“贵端水”之名,后来唐王朝在东北影响力持续减弱,契丹、女真、蒙古势力相继崛起,因同属北方民族,对东北河流山川、民族变迁等比中原人更加了解,因此,又将贵端水改称“秽河”(浑河)。与“马粪说”、“沙土混流说”相比,“秽人说”似乎更具说服力,故此说暂存,留予日后深入研究探讨。

事实上,以本民族的风俗、物产等为河流山川命名现象在东北并不鲜见。明代中叶,女真族再次崛起于苏子河、浑河流域,于是这里的河流山川也就有了女真人专属的名字。《钦定盛京通志》记载:“浑河,城(承德)南十里,一名小辽水,国语曰‘瑚努和’。……浑河,源出长白山纳噜窝集,名曰纳噜河,西流入英莪边门会噶桑阿河,为浑河。”这种以本民族的语言为河流山川重新命名的例证还有很多,如浑河支流苏子河,女真人称为“苏克素护毕拉河”,而边墙内的汉族人则以苏子河称之。

通过浑河名称之流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历史上,东北古族族群众多,几千年来,他们在白山黑水间不断上演着民族分化、融合大戏。自夏朝起,东北一些古族先后臣附于中原王朝,东北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王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受自身政权稳定性影响较大,出现时强时弱现象,从客观上促使东北古族内部之间以及与中原王朝之间多次发生深度的文化交互和文明撞击,而在频繁的文明交流过程中,也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与进步。(2021.04.23)

……………………

部分参考书目

《山海经·海内东经》

《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小辽水篇》

《水经·小辽水》

《元一统志》

《辽史·地理志》

《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上册)路遇、滕泽之著

《逸周书·王会》

《钦定盛京通志》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后汉书·东夷传》

《东北史》程妮娜主编(2001)

《长白汇征录》清·张凤台、刘建封编撰

相关文章

    ​霍思燕到底有多少黑料?

    ​霍思燕到底有多少黑料?

    ​郭达:小品的守塔人

    ​郭达:小品的守塔人

    ​世界迷你小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世界迷你小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被意大利包围的小国——圣马力诺

    ​被意大利包围的小国——圣马力诺

    ​谁占了“红馆”的半壁江山?

    ​润妮秀涉传被立案调查

    ​润妮秀涉传被立案调查

    ​闫妮走红毯?闫妮个人简介

    ​闫妮走红毯?闫妮个人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明德崇智、厚朴笃行

    ​吉林农业大学——明德崇智、厚朴笃行

    ​我们来聊聊“曼森家族”(十)死刑

    ​我们来聊聊“曼森家族”(十)死刑

    ​石家庄正定县概况

    ​超音速客机(一):协和式客机

    ​超音速客机(一):协和式客机

    ​中国船王卢作孚与民生公司

    ​中国船王卢作孚与民生公司

    ​“金国” 简介 及著名历史人物汇总

    ​“金国” 简介 及著名历史人物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