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八大“奇迹”,国人的骄傲
中国近代八大“奇迹”,国人的骄傲
1.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由大洋山、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微小岛上建设的港口。
是中国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海洋强国的依仗。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顺利开港,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深水港。国际港口协会会长皮特斯特鲁伊斯先后三次来洋山港,感叹:"我走过世界上所有大港,也见过一些建在海岛的港口,但像依托洋山这样的孤岛,在离大陆如此远的地方,建规模如此大的现代化港口,殊为罕见。"由于洋山深水港的加入,2010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7万标准箱,首次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2014年12月23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是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总投资约139亿元,预计2017年建成。届时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个数字是全美国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总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截止到2017年,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
2.杭州湾跨海大桥(Hangzhou Bay Sea Cross Bridge)是一座纵跨中国杭州湾的跨海特大桥。桥梁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共36千米。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运营。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是G15沈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杭州湾跨海大桥曾保持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纪录。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继港珠澳大桥、美国庞恰特雷恩湖桥和中国青岛胶州湾大桥之后,世界第四长的跨海大桥。
3.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 177m ×177m ×30m。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赛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
4.2005年3月7日上海市领导提出于虹桥机场西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的构想,2005年5月14日铁道部、上海市领导会议,确定原规划七宝铁路客站北移,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并正式开始启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工作。
2006年3月24日市府会议,正式成立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指挥部,负责该项目的正式推进。2006年7月,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全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除机场内部)的开发建设。虹桥机场内部规划与实施由机场集团负责。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按照“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开工,2009年底工程竣工,2010年世博会前投入使用”的工程建设总目标,合理组织工程实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建成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建设上的一大创新,它包括将航空、高速铁路、磁浮、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汇集的交通方式的数量还是规模,在国际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本身,更体现在服务功能上:1)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2)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需要;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适应现代化交通发展的战略需要;5)为世博服务的需要;6)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需要
5.建设上海新都市
上海,一个沉睡的巨人,被世界遗忘了半个世纪之久,唤醒它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92年,他宣布上海必须重新成为东方明珠,中国的商业中心。为了建设新上海,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应对软土不稳定的地面和致命的台风,这将是一座挑战自然,挑战物理规律的城市。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传统吴越文化与西方传入的工业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 上海人多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早在宋代就有了“上海”之名,1843年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并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今日的上海已经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国际活动。
上海辖16个市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暖夏凉。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约4℃,通常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约28℃。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6.北京,一个新兴经济大国的首都。昔日的自行车王国如今一片车水马龙的景象,这座城市拥有超过350万辆汽车,全城大堵车几乎每天发生;仅去年一年,北京的人口就增加了150万,城市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北京的解决方案堪称大手笔,那就是建设全球最大的地铁系统。地铁线路将从现在的8条增加到19条,新建地铁线路长达400公里,尖端的安全措施将在200个新站点保障乘客的安全,而最先进的信号系统将彻底革新列车的运行方式。崛起的东方巨龙,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新的地铁系统,但北京的工程师们能否应对这一挑战?全世界都在关注。
北京地铁(Beijing Subway)是服务于中国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第一条线路于1971年1月15日正式开通运营, 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
截至2017年1月,北京地铁运营线路共有19条地铁线路,均采用地铁系统,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运营里程574公里,共设车站345座。
截至2017年7月,北京地铁在建线路20条,共354.8千米。 到2020年,北京地铁将形成线网由30条运营,总长1177公里的的轨道交通网络。
2016年,北京地铁年乘客量达到30.25亿人次,日均客流为824.7万人次,单日客运量最高达1052.36万人次。
7.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园内分为5大场馆群,分别是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
举世瞩目的2010世博会已在上海召开,这次世博会吸引了近200
上海世博园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客流高达7000万人次。世博会起源于中世纪商人的集会,而今天的世博会除了商业的交流,更是科技、文化、民族的交流与沟通,是一个展示自己,了解世界的舞台。是对当时社会文明和智慧的一种记录,以及对未来的前瞻。
在上海浦江两岸的5.4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内,世博园五大场馆群分别为独立馆群、联合馆群、企业馆群、主题馆群和中国馆群。其中独立馆的建筑群将集中在黄浦江边,每栋建筑由一个国家出资建设,展示该国的科技成果;联合馆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将由一些国家联合建造;另外一些建筑将由中国出资建造,届时租赁给参展国使用;企业馆建筑群将成为国际参展商参展场所。
在展示内容上,法国馆将展出由梵高、米勒、塞尚、罗丹等大师创作的艺术珍品。丹麦馆内,首次出国的丹麦国宝"小美人鱼"将与观众亲密接触。意大利馆将以特色美食展示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巴西馆将展现足球的魅力和桑巴舞的热情。
在文艺节目中既有多明戈、安德烈·波切利、艾芙拉等国际巨星的经典演唱会,也有世界名校大联欢、"全球青年创新之旅"等时尚互动表演。既有专门为上海世博会量身打造的原创节目,比如浓缩全球城市时空变幻的主题秀《城市之窗》;也有经久不衰、蜚声中外的流行节目,比如加拿大太阳马戏、黎巴嫩舞蹈《一千零一夜》等等。
科技和环保是每届世博会的重点,德国馆内有一个巨大的金属球,内设感应装置,能对人群的动作及呼声做出回应;以色列馆将展示一种微型的胶囊,通过"人体漫游"的方式完成一次无痛苦的身体检查;意大利馆的外墙,可变幻透明度,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和湿度。
8.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青藏铁路经过几十年努力,项目四起三下:西格段814千米,20世纪50年代准备建设,1979年铺轨,1984年运营;格拉段1142千米(新建线1110千米)因存在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级难题而长期停建,最终克服难题而于2001年6月开工,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运营。2014年8月16日,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青藏铁路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密切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时空联系,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被人们称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2016年9月12日,历时七年,总投资12.98亿元的青藏铁路无缝钢轨换铺工程完成,全线1956公里青藏铁路实现了"千里青藏一根轨",列车的平顺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