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空军飞行员吴其轺获17枚奖章,为何却有个“红白喜事”绰号?
抗战空军飞行员吴其轺获17枚奖章,为何却有个“红白喜事”绰号?
在近几年里,有许多记者采访吴其轺,他们问得最多的是:“吴老,您作为抗日空战的英雄,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吴其轺连说三声“惭愧!惭愧!惭愧!”,不再多语。
于是,有年轻记者猜测:“也许吴老惭愧自己没能抗战到底吧。”这实在是很错误的猜测。
吴其轺在抗战中,参加了88次空战,空中飞行时间超过800小时,击落日军战斗机、运输机5架。
在奇袭日军汉口机场时,他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超低空飞行,一次炸毁停在跑道上,来不及转移的十几架日机。
由于他作战勇敢顽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获得了盟军总部授予的“飞行优异十字勋章”“航空勋章”“单位集体荣誉勋章”。
另外,他还获得过国民政府颁发的17枚奖章。值得一提的是,这17枚奖章中,有一枚是因为他开车公干,扎死了一头小猪。
那是在成都凤凰山机场时,吴其轺开吉普车外出办事,路上有个坑,坑里有积水,一头小猪躲在水里凉快,吴其轺开车扎过去,发现有情况,急忙停车,问明谁家的猪,掏出两块大洋赔偿,然后去市里办事,当他返回机场的时候,村民们敲锣打鼓给他送感谢信。
“芷江”地处湘西怀化地区,这个地名在吴其轺的生命里有着重要的位置,抗战中,吴其轺在这里驻扎了4年多。
芷江县,这个湘西大山深处的小城,因为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保护和锻炼了中国空军的有生力量,曾经给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提供机场而名震中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政府即电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中国派遣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于1945年8月21日~23日飞抵芷江,接受投降命令。
根据今井回忆录中记载,前来芷江的途中,他和随员多人乘坐一架老旧的运输机,升空后竟发现机舱中尚有一挺轻机枪,遂赶紧投下,葬于洞庭湖烟波之中。
进入常德上空,6架美军战斗机将其包围,大约欲加威慑,在日机上下左右乱飞,长达一小时左右,日方人员都直冒冷汗。
而作为亲历者之一的吴其轺是这样回忆的:
1945年8月21日,今井作为降使到芷江请降,我受命随中队长张昌国中校等,驾驶美制P-51战斗机前往岳阳上空,押解降使飞机。
上午10点50分左右,我发现在洞庭湖上空,有一架飞机向西飞来,不一会儿,能清楚地看到这架飞机的机头机尾悬挂着长长的红布条。
此时,张国昌通过无线电喊话:“目标出现。”我方4架战机将机翼摇动,向日机发出信号:我们是来押解你们的,而非打击你们。
我紧随张国昌在靠近日机时,拍了拍机头,用大拇指向后指了指,表示跟我们来,日机跟随我和战友们驾驶的飞机,飞向芷江。
上午11时11分,日机在中国空军的押解下,循芷江上空绕场三周,向中国军民赔礼、道歉、乞降,11时25分,日机降落。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日军降使今井武夫落地后,见接他们的吉普车上悬挂着白旗,表示不满,称自己是来洽降的,并不是来投降的,不拔掉白旗,他宁可走到会场去。
最后,中方竟同意了他们的要求,难怪后来今井证明,中国方面待他如真诚朋友,而不像对待战败国的将领。受降洽谈会上,国军一些将领的所作所为,着实为敌人所鄙,为友人所惊,为国人所笑。
虽然吴其轺对洽谈会上的事情并不了解,但他在那一天流下了热泪,因为他想起了抗战中牺牲的战友们。
几年里,他不但自己经历过死亡的考验,更见到了太多的牺牲,他的许多同学、战友牺牲后,都是由他亲手收尸、整容、入殓、举办悼念仪式的。
从航校毕业没多久,他的一个同学吴宝忠,是上海人,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被迫跳伞,因为伞没打开,坠地时,脑袋缩进了胸腔,是吴其轺把他的脑袋拉出来,为他穿戴好空军礼服,布置灵堂,为他失去的第一个同学守灵。
这以后,凡是这种事,人们就会第一个想到吴其轺,当年的吴其轺很活跃,胆子大,热心肠,能说会道,能量极大,还会演戏,又能喝酒,平时滴酒不沾,遇事却千杯不醉。
他主持葬礼,肃穆,令人悲痛欲绝;他当婚礼主持人,又能很快把热烈的气氛挑起来,他是一个难得的很具幽默感的男人,所以人送绰号“红白喜事”。
抗日空战【第124期】
吴其轺(画圈者)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