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剧种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剧种 戏曲是综合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手段。 一、起源与发展 萌芽期(傩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形成的戏曲,后来有了新的形式比如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剧种

戏曲是综合的舞台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手段。

一、起源与发展

萌芽期(傩戏):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形成的戏曲,后来有了新的形式比如社火、秧歌

发展期(宋元时期):产生杂剧,比如元杂剧。

演变期(明朝中叶):在江苏昆山一带兴起昆腔(昆曲)

鼎盛期(明末清初):昆曲处于极盛时期,同时产生了京剧。

表演手法:

唱(歌唱,与唱歌不同,不是为了唱而唱,而是为了塑造人物,比如戏中人物情绪激动时,会有大量唱词来表达内心情感)、

念(念白,与日常说话不同,经过艺术提炼、节奏感很强)、

做(做功,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比如步伐不同,狼狈时挣扎着走跪步、少女欢乐时甩着辫子走碎步)、

打(传统武术的舞蹈化)。

二、主要地方剧种

(一)昆曲

昆曲的前身是南戏,大约在明朝初期南戏流传到江苏昆山地区,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形成昆山腔。

对后来的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等很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因此被称为“百戏之祖”

代表剧目《十五贯》,又称为《双熊记》,周总理评价“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二)京剧

我国三大国粹之一(京剧、中医、国画)。

最初形成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为了给乾隆贺八十大寿,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后来经过安徽的徽剧、湖北的汉剧合流,再借鉴了秦腔以及昆曲的优点形成京剧,其形成与徽剧、汉剧、秦腔、昆曲有关。

角色:俗称行当,现在分为生、旦、净、丑,

(1)生:包含老生、小生、武生,主要是男性角色。

(2)旦:主要是女性角色,包含青衣、花旦、老旦和刀马旦。

①青衣也称为正旦,从装扮可看出表现的是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女性。

②花旦:多表现活泼、俏丽的小家碧玉、丫鬟。

③老旦主要是一些老年的女性角色。

④刀马旦:女元帅、女将。

(3)净:俗称花脸,是男性角色,多用脸谱。

(4)丑:诙谐搞怪,丑角也有脸谱,如方巾丑,脸上有白粉勾画的豆腐块,观众一看就知道演的是丑角。

京剧脸谱:

红色——忠勇侠义(关羽)

黑色——勇猛智慧、正直刚毅(包拯、张飞)

白色——阴险狡诈(曹操)

蓝色——刚强粗暴(夏侯惇)

金色——神仙高人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传统剧目:比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空城计》《长坂坡》

(三)越剧

广泛流行于江南地区,是全国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州。

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有“女子之戏”之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白蛇传》

(四)黄梅戏

最初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流行的采茶调,后传入安徽省安庆,就此扎根发芽

《天仙配》《女驸马》等

(五)豫剧

“河南梆子”,是河南省主要的地方戏曲

豫剧名家:常香玉

传统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六)川剧

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在四川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形成川戏”,后改称“川剧”。

变脸:“抹脸”“吹脸”“扯脸”

传统剧目《白蛇传》《柳荫记》等

(七)评剧

起源:河北滦县的小曲“对口莲花落”

《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等

其他地方剧种:

山西:蒲州梆子

山东:吕剧

陕西:秦腔

湖南:花鼓戏

广东:粤剧

(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成都地铁的“空白”区:青白江为何被遗忘?

    ​成都地铁的“空白”区:青白江为何被遗忘?

    ​大同的董栋

    ​大同的董栋

    ​莫合烟-远去的回忆

    ​莫合烟-远去的回忆

    ​凡人修仙传人物篇10紫灵仙子

    ​凡人修仙传人物篇10紫灵仙子

    ​看首都悟发展,探索亚运村的“前世今生”

    ​看首都悟发展,探索亚运村的“前世今生”

    ​三国人物官职简介——南郑侯魏延

    ​睡完后还一直联系你的男人?是想干什么?

    ​睡完后还一直联系你的男人?是想干什么?

    ​好玩吧是传销嘛?

    ​好玩吧是传销嘛?

    ​澳洲482雇主担保移民项目介绍

    ​澳洲482雇主担保移民项目介绍

    ​“5G”配汉马,就是豪!

    ​“5G”配汉马,就是豪!

    ​螺髻山瀑布温泉

    ​螺髻山瀑布温泉

    ​唐山十大必打卡旅游地!您去了吗?

    ​唐山十大必打卡旅游地!您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