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考190:相声“郭家班”之马宝璐
相声考190:相声“郭家班”之马宝璐
相声考190:相声“郭家班”之马宝璐
马宝璐,1928年生于河南,原名马振浠。
马宝璐早前不是学相声的,而是学了一门手艺:剃头。他在开封相国寺剃头,所以他是剃头手艺人出身。
要讲马宝璐的故事,有必要先说杨宝璋的故事。杨宝璋不上学后就跟着父亲学竹编,所以杨宝璋是竹编手艺人出身。还有一个修车的王宝珍、写海报的秦宝琦、铜元局的徐宝瑜,这几个人都痴迷相声,于是就结伴听相声,后来索性凑钱在开封南关四营房办起了一个相声场子,撂地卖艺。据说一个人拿八块钢洋。这个园子是开封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河南第一个河南本土人自己开的专业相声园子。这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太年轻了,以为开了园子,就能挣钱。殊不知不是谁撂地说相声都有人来听,他们根本没办法吸引观众。马宝璐初次登台说相声,大概是1941年,他才13岁。
几个人正惆怅着,陶湘九带着弟子王本惠(王宝珏,又名王晓松)来开封卖艺;王本惠的哥哥王本林也是相声圈的人。陶湘九相声、评书都拿手,评书《宋金刚押宝》《张广泰》和单活《打油诗》《抬杠铺》都是一绝。马宝璐几个人听了陶湘九的相声,特别佩服,就找到陶湘九,要拜师父呀。他们先后求了两次,陶湘九就是不肯收。几个人就商量,杨宝璋年纪最小,让杨宝璋见到陶湘九纳头便拜,不答应收徒不起来。于是,他们第三次上门,杨宝璋看到陶湘九就磕头,陶湘九不答应,杨宝璋不起来,陶湘九没有办法,又看这几个人诚恳、执着,就同意了收徒了。于是徐世杰(徐宝瑜)、秦爽(秦宝琦)、杨云贵(杨宝璋)、王俊卿(王宝珍)、马振浠(马宝璐)都有了艺名,以“宝”排辈,后一个字还都是美玉偏旁。这一年是1942年。
马宝璐先是跟着师父陶湘九献艺。
1948年,马宝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复员,在郑州及南京等地与人搭伙说相声。
1952年,南京市相声组成立,其中马宝璐和任文利是南京听众熟悉的人物。
1953年,马宝璐为南京市曲艺工会相声组组长,在新街口摊贩市场献艺,首次与任文利合作,此后两人搭档二三十年,被相声界称为“黄金搭档”。马对捧哏艺术十分赞赏,两人配合默契,十分讲究语气的高度统一,在表演人物神态上有着深厚的基本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表演风格。他俩合作的相声《梦中婚》获南京市优秀演出奖。
1956年,马宝璐参与筹组南京专业相声组织———群鸣相声队。该队成立后,更是人才济济,马宝璐是负责人之一,任文利是主要演员,另有张永照、高笑林、关立名、郑小山、潘庆武、夏万福、顾海泉、吴伟伸。南京群鸣相声队长是马三立的高足高笑临,副队长马宝璐。高笑临离开南京到合肥后(高笑临和潘庆武一同支援安徽曲艺建设),张永熙才接任的队长。张永熙艺名“小张麻子”,和关立明搭档。张永熙少年时在天桥艺名小张麻子;来南京后,桌帏上写着张永熙三字,但南京观众都叫他张麻子。南京人常说:“到夫子庙听张麻子相声去”,“到夫子庙听马宝璐相声。”
张永熙领导的“南京群鸣相声队”曲艺相声节目水平,在当时全国都排得上号。马宝璐在相声队里虽然不能攒底,但也能弄一个压轴的位置。“南京群鸣相声队”有名的相声演员排序大概是张永熙、马宝璐、关立明、顾海泉、任文利。马宝璐学小青年谈恋爱,学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任文利、孙俊华夫妇一对搭档,孙俊华是逗哏,任文利是捧哏,擅长说“报菜名”“报戏名”等快节奏、记忆类的相声。
1958年,南京市曲艺团成立,当时新街口红楼书场很长一段时间成为该团“相声会”演出地。那时门票是一角、一角二。马宝璐仪表出众,台风潇洒,颇受听众赞誉,与任文利的《皮匠与公主》、《卦票》等节目尤受欢迎。南京市曲艺团四大特色:张永熙的柳活、马宝璐的丑表、顾海泉的冷面、任文利的捧哏堪称南派相声的“四绝”,享誉中国相声界。(另一种说法是:张永熙的“唱”、马宝璐的“臭丢”、任文利的“捧”,被并称为南京相声界的“三绝”)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宝璐、任文利被下放农村;1979年返回南京后,马宝璐、任文利协助政府组建了浦口曲艺团,并担任领导职务。
张永熙徒弟吕少明多年后说,当时人民游乐场是名家云集,“全是江苏的曲艺名家,马宝璐、任文利、王文瑞、顾海泉。还有当时全国知名的相声夫妻档——孙俊华、任文利夫妇。”
1981年,滁州市歌舞团实施打烂"铁饭碗"保留"泥饭碗"的文化体制改革,组建了一支文艺"轻骑兵"滁州艺术说唱团,特邀请了不少外省名演员加盟,著名相声名家张永熙,马宝璐就在其中。
马宝璐和张永熙合作有《出口成章》。网上有两人这个段子的音频,据说是两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湖北十堰演出时的实况。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张永熙唯一一段新相声的录音,也是张永熙当年演出火爆程度的最真实写照。
网上还有一张1957年的一张老照片,据说是侯宝林率队到南京巡演,和南京曲艺团相声演员一起合影。
前排:郭全宝、张永熙、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高笑林、顾海泉
中排:任文利、孙俊华、紫阳、夏万福、马季、王喜云、郑小山
后排:潘庆武、关立明、吴伟申、马宝璐、钱天笑、马文瑞。
张永熙、关立明、马宝璐、任文利等南京相声名家,在整个相声界享有盛誉。
1987年,马宝璐逝世,享年59岁。
马宝璐夫人李桂荣也是相声演员。
马宝璐的表演,语言扎实,善于“臭丢”(丑丢),尤其以刻画平民、少女心态见长,代表曲目为《郎才女貌》、《家庭论》、《丢驴吃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