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爱生活

​印青:从军旅走出的镇江籍作曲家

点击: 来源:好爱生活
摘要:印青:从军旅走出的镇江籍作曲家 1954年5月4日的南京,一位产妇生孩子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阵游行队伍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口号声,喧闹声里,小孩呱呱落地。 到了给孩子起

印青:从军旅走出的镇江籍作曲家

1954年5月4日的南京,一位产妇生孩子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阵游行队伍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口号声,喧闹声里,小孩呱呱落地。

到了给孩子起名的时候,父母一合计,姓“印”,青年节出生,就叫“印青”吧。

印青生在南京,长在镇江,在卫东小学上学。他家是典型的音乐家庭,爸爸是部队文工团团长,妈妈在部队搞文艺,这个基因一看就很强大。

印爸爸少年时参加新四军,虽是行伍出身,但又特别爱好音乐,会拉二胡、小提琴。解放后,条件好了,家里买了许多黑胶唱片。交响乐、民乐,天天放着听,这让摇篮里的印青,就像是浸泡在音乐的河流里长大的。

5岁的一天,印青正在听家里的唱片放广东民乐“旱天雷”,印爸爸拿来一架木琴给他敲。他凭着感觉敲了一遍,竟然节奏和音调都对了。印爸爸大喜过望,以后单位排练演出,就将小印青“随身携带”。

就这样,在音乐熏陶环境里长大的印青,练出一身的音乐细胞。10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的他,很快就通了各种中外乐器。在16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原江苏省军区独立一师业余演出队看中,成为一名小提琴手,从此走进军营。

上世纪70年代,印青为守岛战士演出。

1972年,演出队解散,印青被分到通讯营架线连,成为了一名架线兵。

作为架线兵,印青的主业确实不太行,因为长得瘦,投弹、射击啥的,都不如其他战友。收放线的要求是6分钟完成,印青老是要8分钟才能完成,这就让他蛮不好意思的。于是一咬牙拼命练,后来硬在6分钟里把它完成了。

主业这么拼,在副业音乐上,印青更是下苦功。

连队6点起床,他就4点起床,到营房外的河边拉小提琴。等到炊事班开火了,他就跑回营房,跟着战友们出操训练。

晚上9点,哨子一吹要熄灯,他就跑去自学《作曲法》、《和声学》,当时唯一亮灯的是连部和会议室,会议室的钥匙由文书保管,他跟文书说:“通融通融嘛。”软磨硬泡地搞来了钥匙。

拉练时,白天他随队野营拉练,晚上他便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

慢慢他开始对作曲产生了兴趣,在架线连里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我是一个架线兵》,“我是个架线兵,有颗火热的心……”,歌曲的旋律很轻快,年轻的战士们都喜欢唱。

主业副业他都这么给力,加上他的音乐才能为连队争了不少光,他受到战友们的拥护,还当上了排长。

那段岁月,是他生命中的财富。他从这里起步,开启了创作之路,称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一千多首歌曲在他笔下倾泻而出,其中《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世纪春雨》等歌曲耳熟能详。

01

从通讯营架线连开始,印青尝试创作的歌曲、器乐曲在部队各级文艺会演受到欢迎,南京军区文化部门很重视这个会作曲的兵,经常调他参加军区组织的文艺创作班、作曲训练班学习。

印青的第一个成功作品是器乐小合奏:《子弟兵野营到山寨》,那可是宣传队到边防哨所演出时深受战友们欢迎的作品,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录音现在已找不到了。

70年代中期,印青跟着所属部队调防至浙江省军区,他创作的歌曲、舞蹈音乐在军区、全军业余文艺会演频频获奖。他的风格慢慢时尚起来,到了1984年底,印青和几个战友建立了“北斗星小乐队”(因为一共七个人),这还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支业余电声乐队。

就在这年,印青创作了成名作《当兵的历史》,这首歌唱红了蔡国庆。

此后,他又相继推出了《妈妈的小诗》、《阅兵歌》、《班长》、《采桑小路》等歌曲,在部队广为流传。

1988年,印青被调入了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任创作员。90年,印青被总政调往北京参加歌剧《党的女儿》的音乐创作,并参加全军“双拥晚会”、“八一晚会”等一系列重大创作任务。

此间他创作的军旅歌曲《不要问为什么》、《边关军魂》、《军歌声声》、《潇洒女兵》及音乐话剧《迷人的海湾》等更具时代特色,在军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边关军魂》的首唱是毛阿敏,每次去部队慰问演出,只要她一张口,战士们就跟着唱,歌手哽咽了,战士也哽咽了,唱不下去了,只好停下来,抚平呼吸,从头再唱。

1993年印青任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副主任,96年任歌舞团副团长。

一年后的1997年,印青为党的“十五大”创作的歌曲《走进新时代》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坊间传说,《走进新时代》他是一夜谱成。张也拿去唱,一曲成名天下知。

张也没唱过这样的歌,进了录音棚,第一次唱比较紧张,她想唱得气派,唱得豪迈。

印青说:“你千万别这样,温柔点,好像对一个朋友说话。”、“我的初衷是平和、平等,从内心流淌出来的感觉。”

就这样,一曲《走进新时代》,唱红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此后创作的《西部放歌》、《世纪春雨》、《雪意》、《昂首未来》《中华大家园》、《祖国,永远祝福你》、《凝聚》等一大批歌曲多次在全国、全军获奖,舞剧音乐《妈祖》获全国“荷花杯”舞剧比赛最佳作曲奖。

02

2000年印青调总政歌舞团任创作员,2003年被任命为总政歌舞团副团长,2006年被任命为团长,这段工作时间,印青进入一个创作旺盛期。

2001年总政“八一晚会”,部队领导对印青和屈塬说:“给巴桑写首歌吧。”

巴桑是谁呢?巴桑是西藏军区一个歌手,声音清亮、圣洁,唱歌在全军汇演中拿过金奖。

写什么呢?

一位领导拿着一张报纸,指着标题“青藏铁路动工”说:“就写这个题材。”歌词写好,印青谱曲后,很快就在建设工地上流传起来,在藏区百姓当中口口相传。

后来这首歌,被推上了春晚,谁来唱呢?候选人有巴桑、索朗旺姆、才旦卓玛、谭晶、韩红……

韩红为了争取唱这首歌,一天打印青8个电话。

她说:“印老师,我录了一版,您听听。”放完歌,他讲到她的奶奶特别喜欢这首歌,当时老人家得了重病,每天让韩红为她唱一遍,还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春晚上听孙女唱《天路》。

印青为韩红的至诚感动,韩红也的确不孚众望,一曲而红。

这首歌有多红?

一次,印青去朝鲜访问,金日成大学的翻译说:“我们学校搞唱歌比赛,20个人中有10个人唱《天路》。”

一位西方国家的文化参赞对他说,听了《天路》,突然发现“中国人的情怀还是很美好的”。以前,在他们眼中,中国人是很世俗的,或者带有一种神秘感。

《江山》、《在灿烂阳光下》、《你是我阳光》、《士兵的桂冠》、《桃花谣》、《芦花》、《望月》、《在和平年代》、《西部情歌》、《永远跟你走》、《一切献给党》及《新四军》等影视音乐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很多人说,印青,生而为乐。

那段六年零七个月的团长生涯中,印青的工作日程安排很恐怖。

他上午八点半上班到办公室,处理一些情况,一些事务性的东西,下午一般都是开会,研究一些团里的业务工作,或者是方方面面的完成业务。白天上班,晚上有时晚饭期间会有一些工作上的应酬。通常在十点钟左右,这些应付的活动散了,11点钟开始写东西,到三四点钟。

一天下来,印青睡觉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

就这样,无论是雄壮的进行曲,还优美的抒情曲,无论民族、美声还是通俗,印青都把作品的精神用音乐演绎到了极致,真是“印人心田和弦描绘时代变迁,青山不老韵律诠释华夏骄傲”。

印青为国家大剧院写的歌剧《运河谣》和《长征》,一度一票难求。

最近,镇江推出的音乐剧《九九艳阳天》登上了央视,这部音乐剧的音乐总监,就是印青。

《九九艳阳天》精彩剧照

有人问印青,你最想用歌曲表达什么?

他说:“我只是个作曲家,我只能用音乐说话。人民需要什么,灵魂需要什么,我应该用音乐去点亮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