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日本人真的很怕湖南人,原因都在这里
抗战日本人真的很怕湖南人,原因都在这里
抗日战争时候全国总共有22次大会战,这其中有6次在湖南!湖南境内歼灭日寇人数占全国歼敌总数的1/2!抗战八年,3000万湖南人中有将近210万人参军,人均参军数在当时居全国第一!湖南人不怕死,抗战时期共有38名国共两党将军为国捐躯!湖南人振臂高呼: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抗日战场上的湖南人俨然成为日本人的噩梦!
抗日战争中日双方打到湖南就相持不下了。抗战相持阶段,湖南当时是抗战的前沿阵地,是战斗最多的主战场之一。在此期间,侵华日军总兵力的35%都用来夹击湖南,国民党正面战场有将近的四分之一的兵力都集中在湖南。中日双方在湖南先后展开了四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等大规模的绞杀战。
媒体曾经有一个节目讨论这个问题说,不管中国其他省份是否会沦亡,湖南一定不会沦亡,因为湖南人绝不会投降!中日投入20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会战超过20次,中国鲜有胜绩,但是湖南境内就有6次大会战,中国四胜一平一负。经历战事之多,战绩之盛,为全国各省区所仅见。嚣张气焰的日寇在湖南的万千血性军民面前,撞得头破血流,敲响了日寇走向失败的丧钟!
湖湘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楚国虽然是一个包含今天湖南在内的更大的地域,但是从春秋战国开始,湖南是楚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其民风彪悍,崇文尚武。早期的流寓诸贤促进了湖湘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原本是湖北秭归人,被流放到湖南后,他在汨罗江投河自杀。
他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离骚》、《九章》、《九歌》等诗中抒发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深深的影响着此后湖湘文化,以至于成为了湖湘文化中胸怀天下的先天基因。《史记·项羽本纪》有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越是在强敌面前,湖湘文化中以命相搏、奋起抗争的意识越是得到极大唤醒。
唐宋以后,不断有文人骚客流放湖南,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赋予了湖湘文化中“天下”情怀,湖湘文化逐渐兴盛。宋朝以后,理学起于湖湘,传于道统,胜于朝堂。明清以降,至近百年来,湖南人才爆发,湖湘文化和湖南人逐渐成为了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相对于其它地域和区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